香港内需消费需求不振,已经亮起红灯。6月份的零售业销货价值按年下跌9.7%之多,并且连跌四个月,跌幅既是惊人;由零售股到餐饮股,不少新公布的中期业绩均录盈利倒退甚至亏损,更是令人担忧。究竟香港消费市道发生什么事了?又应当如何重振带旺市场呢? 港人购买力不弱 不过购 […]
香港观察
-
设立家族办公室,星港谁领风骚?
李嘉诚家族近日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成为首个在港成立家办的香港富豪家族。 近年来,香港致力于打造全球家办枢纽,香港首富李...
-
“高铁效应”“大桥效应”在香港有望提速
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的效应,在港从未好好发挥,现在卒之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疫后复常的使用量明显攀升,地利是京港及沪港之间的...
-
数字人民币在香港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数字人民币在港试点范围扩大,香港市民只需以香港手机号码登记,便可在港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到大湾区及其地试点地区使用。北上消费潮流正热...
港股将迎接下一轮牛市
正当港股一片愁云惨雾,甚而被批为“金融中心遗址”之时,中央政府卒之出手,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分别涉及ETF、REITs、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基金、IPO的进一步互联互通,堪称提振港股信心的及时雨,亦有利内地投资者趁低吸纳。在3月下旬23条成功立法、4月上旬 […]
阅读全文 ›港府预算案的新思维新亮点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出炉,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今年主题有三,排第一位的乃是坚定信心,其次是抓紧机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财案封面为浅杏色,正正寓意晨曦来临,香港未来发展可期。事实上,为了迎接新常态、新形势,预算案也相应提出了新思维、新亮点。 坚定信心:靠盛事,谷旺市 […]
阅读全文 ›港股港楼见底了吗?
去年港股港楼跌跌不休,恒指自年内高位累泻约25%,官方楼价指数也自年内高位累挫约12%,跌幅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名列前茅。影响所及,市场愁云惨雾,忧虑到负财富效应恐损及经济,要求政府出手干预之声亦变炽热。究竟,香港股楼两市见底了吗?更重要是,展望2024年及更久远的未来,又会否迎 […]
阅读全文 ›香港如何重振旅游业?
香港旅游发展局1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访港旅客初步数字为3400万人次,内地旅客约有2700万人次,占比达79%。 虽然跟疫前2018年全年旅客6500万人次的数字相比,数量只恢复到刚过一半,但当中也有不少“亮点”。例如在去年来港旅客中,占一半的都是过夜旅客,比例 […]
阅读全文 ›2023香港股市:独憔悴,谷底等曙光
2023年12月29日,港股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天港股变动不大,在人民币走强与沪深股市靠稳支撑下,恒生指数险守万七关收官,收市报17047点,升3点,主板成交752亿元(港币,下同)。至此,恒指2023年全年累计下跌2734点,跌幅达13.8%,港股总市 […]
阅读全文 ›香港亟须消费供给侧改革
香港的零售餐饮市场,纵未达到生死存亡的境地,但随着疫后通关复常,竞争力不足问题却一下子激化凸显,由北上消费到蓄力外游,都导致本地需求流向别人田去。怎样挽留消费力以至止蚀,无疑是香港的当务之急。 需求侧无问题 本地和海外需求旺 必先厘清,香港其实不乏需求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