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当局悖离诚信的施政因由
在蔡英文「一例一休非通过不可」的命令下,历经9个月的拉锯,「劳基法」修法最后还是由民进党立委以人数优势「清场」的粗暴方式完成。除了体现蔡当局的社会沟通失败,更显示劳工团体已从民进党的同路人变成陌路人。
此次「劳基法」修法闹得如此沸沸扬扬,主要原因在于民进党的投机取巧与民粹式操弄。第一,蔡英文及民进党往昔为了赢得选举,基本上在所有议题上均采取千篇一律的动员策略:先区分敌我,然后站在较多数人支持的一边,把意见立场推到极致,不留任何转圈的空间。民进党在野期间,一直视劳工团体为同一阵线的战友,劳团经常扮演冲锋陷阵的角色,为民进党打天下;蔡英文在大选前,提出对劳工的六大保障,并承诺会坚持周休二日,劳工现有的7天假,绝不会因制度转换而损失。选前对劳工的诉求几乎照单全收,上台后却背弃承诺,全不认帐。
第二,民进党偏好向劳工卖弄交情,流于针对性的讨好,甚至信口开河。3月间民进党强烈反对马当局删除7天假,为讨好劳工而夸下继续放假的海口,如今蔡当局砍掉7天假,使得此场历经9个月的「发夹弯」,即成为其自食其言的苦果。民进党在胜选上台后因向资本家靠拢而「寡信」,使得劳工团体深感遭到剥削与被出卖,愤而有了强烈的抗争。
第三,蔡英文上台以来的决策与施政,偏好投机而诡辩的策略。一则由于很难落实在野时期的激进主张,即经常以「发夹弯」迴避曾做出的承诺;再则针对异议者,以疏离或丑化的手段来对付甚至打击,使得撕裂的台湾社会益加分崩离析。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遭劳团袭击,追本溯源,台湾社会的暴戾之气,主要就是民进党造成。「府」「院」党对此谴责,不只格外讽刺,更证明民进党对劳工或社运团体,仅为利用罢了。蔡当局对于劳工的诉求,不但充耳不闻,还派大批警力压制劳工的合法抗争。更令劳团不满的是,近月的接力绝食抗争,竟得不到蔡英文任何回应。劳团被弃之不顾,如何能按捺住无比的愤怒?
实际上,此种虚情假意在民进党“5.20”重返执政后,就露出了马脚。在野时说一套,上台后做另一套的手法,劳工斥之为「政治诈骗集团」,一点都不过分。因为长期以来在街头,在「立院」屡屡动用暴力抗争的民进党,如今又上台了,却板起面孔煞有介事地谴责劳团暴力抗争。殊不知劳团走上街头是蔡当局逼出来的,为何反而指责劳团而不是自我反省?显然已沦为自说自话的双重标准。
第四,由于蔡当局与民进党企图乘上台之初的「蜜月期」,加紧且密集推出一些重大的争议性法案,美其名曰「改革要趁民气可用,越快越好」,其实真正目的却是担心这些争议性法案若太靠近选举期,恐将大大影响选举结果,故提前「引爆」诸如「劳基法」修法、「民法婚姻平权」修法或另立专法……等争议性法案。然而,台湾最迫切急需的,仍是拼经济的民生法案,若捨此不由,却一再挑战重大的争议性法案,除了会加速加剧裂解台湾社会,也势必将分散拼经济的能量,使改革徒具空名,根本无助于蔡英文及其执政团队之民调的止跌回升。
蔡英文曾说过,统治者若没有自信面对人民的愤怒与抗议,反而一再封杀人民的言论自由,若是如此,她要说这个治理当局是个暴力当局。如此看来,目前的蔡当局无疑正是“暴力当局”的最佳写照。当初说的「最会沟通」,已完全变调走到对立面——「最不会沟通」「也最不愿意沟通」,而且动輒想到处讨好,最后却都讨好不了,纸好「翻脸如翻书」。
文 潘锡堂
作者系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