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奶粉限购令未是最佳时机

2018-02-26 10:00评论关闭Views: 70

xiannailing

2017年11月2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佈,自12月1日起减低187种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其中香港媒体最关注的,莫过于四种婴儿配方奶粉完全免税。适逢香港正在检讨奶粉限购令(“限奶令”),有媒体认为内地零关税能减轻香港水货压力,主张为了维护自由港的地位,应该撤销“限奶令”;也有媒体担心撤销“限奶令”,香港婴儿将会再度面对奶粉荒。

自从2013年3月1日香港实施“限奶令”,至今接近五年。目前,除非获得工业贸易署的出口许可证,否则个人禁止从香港带1.8公斤(两罐)以上的婴幼儿食用奶粉或豆奶粉离境,违者最高可判两年徒刑。

特首林郑月娥在2017年10月份的《施政报告》中表示会检讨”限奶令”,并研究如何保障本地配方奶粉稳定供应的长远措施。其后,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10月17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限奶令”不是长期措施,加上海关检控以及奶粉短缺数字稳定,故有需要检讨。此言一出,自然引起舆论哗然。

所谓「奶粉短缺数字」和「海关检控数字」,根据食物及卫生局前局长高永文提交给立法会的报告,从2014年到2016年,香港婴儿奶粉的总入口量分别为5,600万公斤、5,400万公斤及5,900万公斤;留港内销的奶粉总量分别为4,700万公斤、4,200万公斤及4,200万公斤,两者基本持平,显示供应充足,为撤销“限奶令”创造了条件。

但是香港在实施“限奶令”后,截至2017年10月,各边境管制站已经查获约20,620宗违规个案,当中19,522人次被法庭定罪,罚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5万元,被判监刑期最高为180天。反映香港奶粉供应充足,和海关执法严厉不无关系。

翻查近期媒体评论,可以发现,支持开放“限奶令”的媒体,关注焦点多数是「奶粉短缺数字」,如一贯支持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苹果日报》就以此为据,批评前特首「借市场的一时失衡,譁众取宠、背叛自由港道统,控制婴儿奶粉出口,而贻笑天下。」反对撤销“限奶令”的媒体,其关注的焦点自然是「海关检控数字」。

零关税奶粉属特别配方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的通知》,零关税的四种奶粉是「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无乳糖配方特殊婴幼儿奶粉」。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张德荣接受採访时指,这四种奶粉是肠胃敏感婴幼儿的特别配方奶粉,不是一般普通配方奶粉,佔药房销售不足百分之一,估计对本地药房生意影响不大。

实际上,中国和澳洲在2015年6月达成《自由贸易协定》,85.4%的澳洲进口中国商品将实施零关税,而其中澳洲奶粉也将在若干时间后获零关税待遇。翻查媒体报导,水货客最疯抢的奶粉主要是荷兰的美素佳儿(Friso)和美国的美赞臣(Platinum),其中美赞臣有澳洲奶源的产品。虽然不清楚此番特别配方奶粉免税是否源于《自由贸易协定》的结果,但全面的奶粉零关税,也纸是时间问题。

“限奶令”的横向与纵向比较

打击水货不是香港的独有现象。横向比较一下,澳洲自2012年10月起,每人每天限购3罐奶粉。美国紧随其后,由2012年6月起,每人限购5罐。荷兰、德国等主要欧洲国家也有类似销售限制,纸是这些国家多数由商家自发设限,不如香港由政府颁发法律般严格。

然而,在港府颁佈”限奶令”之前,不少商家已经自行实施限购方案,唯水货客无孔不入,才最终导致政府出手干预。在香港奶粉荒最严重的2013年1月,有大陆水货客在网上炫耀自己如何兵分几路,「智斗」香港商家,最终在三日内购得40罐美素佳儿及美赞臣各型号婴儿奶粉,无疑令守法守规却买不到奶粉的香港家长无比愤怒。

如今,“限奶令”不纸是一个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香港的本土派之所以能够掘起,和内地水货客抢购奶粉有直接关系。婴儿主要食物就是配方奶粉,买不到奶粉,就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限制市民赖以为生的商品出口,不是特区政府首创。纵向来看,早于1979年,港英殖民地政府就制定了《储备商品条例》,规定冻肉、冻家禽及食米为储备商品,必须向贸易署署长注册成为贮存商、递交每月进口报表,以及备存储备存货的手续。其中冻肉和冻家禽在2000年撤销,维持了20多年,而食米至今依然为储备商品。据工业贸易署网站介绍,其目的在于「以确保食米有稳定的供应,并贮存足够供市民在一段合理时间内食用的储备存货,以应付紧急或短期供应不足的情况。」

1979年的香港总督正式提倡「积极不干预」、并带领香港创造辉煌的麦理浩。香港在成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的过程当中,实际伴随著各种干预(笔者在本刊五月号有详细介绍),积极不干预的要旨在于保证市场正常运作,并非一刀切地放任市场自由运作。

当时的财政司夏鼎基就表示:「我是用‘积极’来形容‘不干预’的……当政府遇到要求作出干预的建议时,不会纯粹因为其性质而惯性认为建议不正确。刚好相反。一般而言,政府会因应当前和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形势,权衡轻重,仔细考虑支持和反对採取干预行动的理据——在经济的任何环节以及在需求或供应方面。」

奶粉性质和食米相同,如果认为政府限制奶粉出口,就会导致经济自由度评分下降,恐怕有过虑之嫌。

撤销”限奶令”的其他风险

另一方面,香港并不出产奶粉,水货客疯抢香港奶粉,究竟是价格问题?还是信任问题?亦或兼而有之?内地对进口奶粉实施20%的关税,《香港01》採访水货客,得知每次从香港走私奶粉,可以赚取30元至40元人民币,说明价格因素依然存在。也有深圳居民表示,购买香港奶粉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信心问题。又指内地假货太多,香港的比较放心,因此零关税不会影响内地居民到香港购买奶粉。

当内地婴儿奶粉真正实施免税之后,水货客无利可图,情况预期有所舒缓。至于内地家长自购使用,影响低于水货客式的蚂蚁搬家。不过,2015年内地由「一孩政策」转变为「二孩政策」,也刺激新生婴儿增加。国家卫计委的《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内地新生婴儿人数高达1,846万人,总生育率提升至1.7以上,是90年代以来的新高。广东省的新生婴儿人数也达129万人,无疑刺激奶粉需求增加。相比之下,香港去年新生婴儿仅为6万人,差距确实很大。

价格问题容易解决(虽然还没有解决),信心问题则不易解决。综合以上因素,现时撤销”限奶令”,风险确实很大。当然,检讨“限奶令”却也不是无的放矢——根据WTO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11条第2款:为了防止或缓和粮食的严重匮乏,可以“暂时实施禁止或限制输出之措施”。目前的检讨,可能和暂时二字有关。不过,暂时多久却无规定,无论是维持”限奶令”,或将婴儿奶粉纳入《储备商品条例》成为长期政策,都是可行的办法。

奶粉限购令针对的是水货走私行为,而不是正常的进出口行为。香港的奶粉之所以令人放心,并不依赖于商家的个人诚信,而在于政府积极地维持市场秩序。所以,要解决婴儿奶粉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内地有关部门规范市场,而不是依赖从香港进口水货奶粉。港府大可等待内地奶粉免税、市场秩序恢复之后,才来检讨是否撤销“限奶令”。

 

 

文 李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