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2018年第2期总编手记:在秦岭感悟文化自信

2018-06-21 10:28评论关闭Views: 132

qinlin

巍巍秦岭,延绵一千六百多公里,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没有辜负大自然的造化,它为中华文明造就了一座座丰碑。正是在秦岭的荫庇下,秦王朝完成了中华统一的千秋伟业,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以农为本”的治国方略,开创了中华农业文明的高峰。到了汉王朝,中国也从秦岭铺就了辽阔版图的基石。

数千年来,秦岭见证着华夏大地的朝代兴衰,催化着文明古国思想文化的激荡。中外文化曾经在这儿相互碰撞和融合,佛教也正是在这块福地上完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现代人沿着秦岭古道行走,置身于一个个千年文化的遗存,犹如穿越在古今文明的时空隧道。

秦岭是一座由巨大花岗岩岩体构成的山脉。地质学家告诉我们,花岗岩是由多种岩浆熔合而成,它在自然界中并不显赫和高贵,但坚硬与朴实是花岗岩的双重特质。也许正是这种特质赋予了秦岭抵抗现代商业社会冲击的天然能力,既传承了文明的血脉,又保持了纯洁的环境与清新的空气。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这些在别处已很难生存的珍稀动物,依然把秦岭视为自己的理想家园。

从古都西安南行数十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终南山。它地处秦岭中段,是秦岭中一颗最耀眼的“天然明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显示出无穷魅力。一座山,布满了皇家园林和离宫别馆;无论是迁客骚人还是大臣显贵,一踏上这座山就流连忘返;一本《全唐诗》,吟咏终南山的绝唱竟不下数千首,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无数诗坛巨匠无不留下了赞叹终南山的传世之作;终南山是古今寺庙最多的地方,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高僧大德云集之地。如此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古今中外实属罕见。

终南山名震古今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它与道教的渊源。它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老子就是在终南山完成了《道德经》的撰写,并由此使中华文明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从此,以《道德经》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与儒学并驾齐驱,成为影响世界的两座中国思想文化丰碑。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封闭的大门尚未开启,笔者来到德国学习生活,无论是德国人还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说到中国,最津津乐道的竟是老子和《道德经》。而在当时的中国,对《道德经》和老子学说几乎无人问津。外国人对老子、孔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崇拜与中国国内形成了巨大反差。面对此情,作为中国人,除了感到汗颜,还能说什么呢?

近年来,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文化对未来中国的重要性。失去文化血脉的国家是不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仅有强盛经济而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只不过是一尊经不住风浪的“泥足巨人”。基于这种认识,老子学说及其《道德经》等传统文化近年来在国内开始受到广泛重视。

带着对道教文化朝圣般的虔诚,本刊专程来到终南山楼观台,采访曾长期担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的任法融道长,聆听这位中国道教界“精神领袖”对道教和老子学说的权威解读。任法融会长虽已耄耋之年,但依然底气十足,声如洪钟,充满着仙风道骨的气场。

任道长围绕博大精深的道教教义,纵论国事世势。对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难题,在他看来都可以在“道”的学说中找到解决方略。听着他那高屋建瓴的警句和箴言,结合在秦岭感受到的文明底蕴,不禁让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油然而升。

 

文: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