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化》1803期总编手记:富人不能没有人文情怀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富有阶层日益壮大,富豪们占有的财富日趋增多。据新近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数据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197 万“高净值人群”,他们所拥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约65 万亿元。专家估计,中国的实际富人群体要大得多,因为中国人普遍不喜欢露富,所以很难统计他们的资产。根据多份财富报告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占总数1% 的人口拥有全中国30% 的财富。
富豪人数的快速增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突出社会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强盛的一种体现。然而,财富的迅速聚集,不仅给富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也让他们面临考验,那就是如何对待和使用所拥有的巨额财富?
一个国家强大了,如何与其他国家相处,关系到这个国家能否维持强国地位。一个积累了巨额财富的富人如何看待财富、使用财富,关系到社会对富人的态度,进而影响富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所以,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对富人素质、情怀和追求的检验。然而,中国不少富人对上述问题交出的答卷似乎并不理想,社会不是很认可,因而导致了“仇富”心理的蔓延。
近年来,中国富人挥金如土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招待宾客的是几万至几十万元的豪宴、居住的是数亿元的豪宅、出行驾驶的是世界顶级豪车、旅行乘坐的是私人飞机、度假享用的是豪华游艇、平时饮用的是数万元一瓶的红酒,有的甚至还包养数名“二奶”。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富豪都是如此奢靡,但这种现象在中国富人中并不少见。
中国富人的表现如果长此以往,无疑将进一步败坏社会风气,激发社会更加强烈的仇富心理,加剧社会矛盾、有害社会安定,反过来又恶化企业的营商环境,扰乱富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环境,最终倒霉的正是富人自己。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日,财富对社会进步的推进作用正在向负面转化。对此,富人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财富将失去其原本的意义。对于中国的富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创造财富意味着个人价值的实现,将财富回归社会更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重要体现。这是每一个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家必备的文明理念和价值观。“带着财富去见上帝是一种耻辱”,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这句名言应成为每个中国企业家的座右铭。
经过四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国目前缺少的不是物质层面的“原始”富人,而是精神层面拥有人文情怀的“高贵”富人。“原始”富人比拼的是谁更有钱,“高贵”富人注重的是谁更拥有人文追求、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作为富人,应从内心深处树立财富最终属于社会的观念。在一个规范和健全的市场经济中,财富的社会属性理应成为社会的共识。企业的职能主要有三项:一是为个人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三是履行社会责任,为维持社会公平与稳定履行自己的责任。
中国社会需要富人做的事情很多,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人文古迹、支助贫困地区、创建公益医院、开办养老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部门还没有完全顾及而社会需求又十分迫切的领域,都为富人提供了表达社会情怀、提升自身价值、展现远大格局的舞台。
文: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