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产配置正当时否?
全球经济疲弱不振,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国内经济增速下滑,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困境,新兴产业目前尚不足以充当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国内市场消化过剩产能、关闭企业,将面临失业率增加的窘境,影响社会稳定。政府提出居民增加杠杆、企业债转股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等,是否能将问题解决,尚待观察。
海外方面,资产海外配置并非坦途
日本安倍经济学几乎破产,导致大量资金流出。欧洲一直处于宽松的刺激状态下,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倘若该类政策一直不能奏效的话,欧洲可能就是下一个日本。与此同时,英国脱欧的趋势正在加剧,英国一旦脱欧,首先劳动力供应将产生阻碍,将对英国和欧盟都产生负面影响。美国经济逐步走向复苏但目前依然脆弱,美联储一方面担心迟迟不加息,经济在极低利率的环境下恶化的话,将重蹈欧洲覆辙进而步日本后尘;另一方面,美联储又担心加息导致市场动荡,摧毁来之不易的美国经济复苏状态。在这种大环境下,资产的海外配置并非坦途。
通常来讲,国人配置海外资产优先会考虑海外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这里主要指港股及美股中概股),其次是纯粹的美元资产,其实海外还有一个离岸人民币资产池,目前体量较小,影响不大。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资产与国内的人民币资产相比有两点差异,一个反应在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上,另一个反应在海外机构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前景的判断上。
由于海外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主体是西方机构投资者,西方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判断与国内投资者的判断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一点冲AH股价差长期得不到收敛可以看出。本来沪港通的推出,当时市场预期AH股价差会得到有效收敛,结果现在AH股价差反而一度扩大到更高水平。
市场价格形成由市场参与者决定,是买卖出来的,怎么理解?
我们以两只股票为例。中国铝业(H股价格是A股的五折)和海螺水泥(H股价格高过A股5%),同样一直股票在海内外的价格相差如此之大,反应的是海外机构投资者与国内投资者对不同公司的偏好不同。
笔者认为两者的价值判断体系不可能趋同,要收敛AH股价差只有一个路径:人民币资产不断出海(亚投行,一带一路能,同时增加海外人民币应用场景),形成庞大的海外资产池(如同欧洲美元一样),届时会产生资产配置需求,将推动海外人民币资产的重新定价。
没有庞大的美元人民币需求支撑,海外人民币资产的再定价就无从谈起。虽然沪港通有类似的路径,但是目前来讲,沪港通有额度限制,在这个限制下,国内资金无法有效接管海外中国股票的定价权。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配置海外资产?建议主抓多元化和主流化
多元化是指面对庞大的海外资产市场,要去了解未曾接触的一些方法,要分散自己的投资,比如地产和保险。部分人可能愿意直接买房置业去投资房产,除此之外,海外有非常多的地产信托基金及相关私募基金,这类基金将地产或租或买整体拿下来之后,进行改造出租,利用获取的租金收益来回馈投资人,一般收益可以达到年化15%左右,缺点是流动性较差。
投资保险一类是通常说的买保险。另外海外有一类产品属于巨灾保险基金,投资类似于巨灾保险,没有自然灾害的时候获得收益,有灾害的时候进行赔付,基金会遭受损失,由于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不高,小部分配置平常年份可以获得不错的正收益。
主流化是指选择主流的投资品种,特别是股权私募产品。一般来讲,境外配置资产由于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等与国内不一致,投资不熟悉的品种非常容易遭受损失。比如大部分人不清楚如何去核实一家海外私募基金的资质,更不用说遭遇不公平对待时候如何去维权。
主流化另一个含义是指利用身边的生活品牌去投资。比如看好宝马汽车的销量、看好香奈儿品牌或者快速消费品市场可以去买其背后公司的股票,利用生活经验辅助进行投资判断,现在大的海外品牌在国内都有销售,非常适合这个思想。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苹果6中国热卖的时候,国人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进而去买它股票,这比苹果统计出官方销量反应要快的多。
海外资产配置需注意防范黑天鹅事件
今年将可能是黑天鹅事件频发的一年。日本安倍经济学失效将使其经济雪上加霜,油价低迷严重影响俄罗斯的财政状况,伊斯兰国崛起对欧洲的影响还在持续,影响欧洲的还有英国的退欧。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经济持续低迷的时候容易加剧原本的冲突,局部战争会加速经济低迷的演进。这些举足轻重的大国及周边一旦冲突发生,其影响将非常深远,也正是由于这些外部不确定性的存在,美联储都放缓了其加息步伐,防止雪上加霜。与这些相比,笔者反而不是很担心人民币突然贬值的影响。这种环境下,上文提到的多元配置可以有效地减缓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另外,持币观望,等待风险事件的释放,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巴菲特的现金流管理就是常年持有大量现金,等到风险事件发生的时候,去“捡烟蒂”,收购廉价资产。
从中长期来看,海外资产配置势在必行,中国经济高增长的神话已经暂告一段落,多元化配置可以有效减少资产价值波动。但在海外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亦步亦趋,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国元证券(香港)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 王林峰
注:本刊独家稿件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本刊专有,如需转载,请载明出处。
深度财经报道,精准预测,独家解析,尽在《东方财经》,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