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经》1908期总编手记: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
与“中国威胁论”一样,“中国崩溃论”也始终热度不减。虽然中国崛起的事实已无法否认,但“崩溃论”者还在不时更新版本。而中国官方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论调似已见怪不怪,甚至有点“爱搭不理”。这种姿态的背后,透露出的正是中国高层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2019年,是观察经济走向的重要年份。年初时,中国官方也一再强调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现在,半年已经过去,中国经济的表现似乎对官方的信心提供了佐证。据最新数据,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3%,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符合中国政府年初确定的6.0-6.5%的增长目标。
中国经济上半年增速虽继续呈放缓势头,告别了高速增长,但在全球经济体中依然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这一增速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即在温和增长的同时,还保持了稳定的就业、物价的基本平稳、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能耗下降。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政府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所追求的重要政策目标。
虽然面临贸易战的严峻形势,中国上半年的进出口外贸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进出口总额达14.67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在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中国能实现这样的增幅,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韧性”依然强劲,并将继续成为引领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
透过上半年经济运行的表象,不难看出中国经济的良好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改善的产业结构、丰富的人力资源、日益完善的营商环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产业链,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纵观当今世界,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这种良好状态,是大多数国家望尘莫及的,而这正是中国保持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面对国际上盛行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中国反其道而行之,一再推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举措。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不仅给中国经济,而且给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既助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的经贸关系,提高了市场多元化程度。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长了9.7%,比外贸总体增速高出一倍多。
至于中国经济将走向“崩溃”还是继续保持崛起势头,这本不是通过争论可以回答的问题,时间将提供最权威的答案,数据是最可靠的依据。如果想对中国的未来做出不是太离谱的判断,过去40年中国走过的历程其实可以提供很多“参考元素”,再加上对中国经济现状的客观分析,将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今后相当时期内,中国经济仍将是全球“一枝独秀”佼佼者。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景顺投资公司不久前对全球139个国家的投资者和管理者进行了一次各国“吸引力”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的评分为6.1分,高于法国、意大利等多数西方国家,与德国不相上下。调查还显示,中国的人民币已超过加元和澳元的地位,全球四分之一多的央行机构今年将计划继续扩大人民币的储备。
面对有关中国经济前景的众说纷纭,投资者的上述意见也许可以提供值得重视的参考价值,因为投资者的嗅觉最灵敏,偏见是投资者的最大忌讳。
文: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