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俗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俗语即是汉语言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日常交流中,各种有趣的俗语穿插点缀,更使相互之间的意会言谈平添不少生趣。有许多俗语我们都耳熟能详,说到其由来,其实也很有趣。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原本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没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副将”的意思,这句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在流传过程中,人们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狗”了。
古礼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如何,都要顺从,恪守妇道。现今自然是没有这种古板要求的。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有些地方方言,比如四川、重庆人把“鞋”发音成“孩子”(把真正的孩子叫娃儿),于是演变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了。
“打破砂锅问到底”
砂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做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砂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砂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后来演变成“问到底”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一个小茶馆。知县白老爷是一个贪财好利的主儿,经常来白吃白喝。虽然父子俩受不了,有气,但也没办法。有一段时间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炉掌壶。等老掌柜病好以后,发现县太爷再没来了。问其缘由,小掌柜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后来就以此比喻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提及别人的隐私缺点,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
“有眼不识泰山”
常用来表示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眼前也认不出来。但是这个泰山,并不是指的五岳泰山,其实它指的是一个叫泰山的人。
相传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手艺巧夺天工。可就是这样一位高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鲁班招了很多徒弟,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他定期会考察淘汰一些人,其中有个叫泰山的,看上去笨笨的,来了一段时间,手艺也没什么长进,于是鲁班将他扫地出门。
几年以后,鲁班在街上闲逛,忽然发现许多做工精良的家具很受人们欢迎。鲁班疑惑是谁做得这么好,有人告诉他:“就是你的徒弟泰山啊。”鲁班不由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两肋插刀”
“为朋友两肋插刀”,其来历是隋末唐初名将秦叔宝早年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上,一条路去历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他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
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后因误传成了在肋上插刀。
“无商不奸”
原意为“无商不尖”。旧时买米以升斗作量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说。卖家在量米时会以一把红木戒尺之类削平升斗内隆起的米,以保证分量准足。银货两讫成交之后,商家会另外在米筐里氽点米加在米斗上,这样已抹平的米表面便会鼓成一撮“尖头”。这一小撮“添头”,很让客人受用,已成老派生意人一种生意噱头,故有“无商不尖”之说。“无商不尖”还体现在布庄扯布,会有“足尺放三”“加三放尺”之举。
而“无商不奸”是后人杜撰的,因为商人的精明常常给人一种“奸诈”的印象。此外,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尤其是从业者道德素质良莠不齐的状况下,存在很多扰乱市场的行为,因此更加印证了“无商不奸”的说法。
“不三不四”
古人称天为一、地为二。所以天地相加为三,三即成为整体的代表,比如:三部曲、三省、三思、三人行等等;而对于四则称之“周全”,亦有称心如意的意思,比如四大金刚、四大家、四体、四艺、四书等等。所以把美好事物之外的行为不端的人统称为“不三不四”。
“乱七八糟”
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同姓王联合大叛乱的“七国之乱”和西晋时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社会生活被搞得一团糟。后来人们便将这两次叛乱联系起来,构成了“乱七八糟”这句成语。
“狗屁不通”
最初的写法是“狗皮不通”,因为狗的表皮与其他动物表皮不同,它没有汗腺。由于“皮”与“屁”皆为污浊之物,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后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了。
“拍马屁”
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元代蒙古人有个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三是蒙古人爱马,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著马屁股称赞一番。但有的人不管别人的马好坏、强弱,都一味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逐渐人们就把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屁”,用于讽刺不顾客观实际,专门谄媚奉承、一味讨好的行为。
“露马脚”
人们常用“露马脚”来形容某人撒谎露出破绽,但为什么要用“露马脚”而不是“露人脚”呢?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与一位未缠“小脚”的马姑娘结了婚。一天,马氏乘坐大轿在金陵街头游逛,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马氏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整个金陵。从此,“露马脚”一词随之流传于后世。
“买东西”
东汉时期,洛阳和长安是两座商业繁华的城市,洛阳被称为“东京”,长安被称为“西京”,民间有人到东京、西京购货,即称“买东”“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买东西”一词也流传开了。
“王八蛋”
“王八蛋”是民间常用的一句骂人的俗语,实际上,这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的“八端”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系做人之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记了做人的根本,而忘记“八端”的人即被骂为“忘八端”。或许是因为“王八蛋”比“忘八端”更通俗易懂,“忘八端”这一俗语竟被以讹传讹变成“王八蛋”了。
“二百五”
形容做事莽撞有些傻气的人。战国时期苏秦一直努力说服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六国封相”。但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杀了,齐王为了抓出刺客,特贴出告示,声称苏秦为大内奸,刺杀苏秦者赏金千两。告示一出,立刻有四个人上钩,声称是自己所为。齐王正恨刺客牙痒,愤怒地说:“千两黄金每人二百五,顺便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这就是“二百五”的来历。
“金龟婿”
起源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唐初规定,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鱼符以不同材质制成,“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能佩戴金龟(或金龟袋)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
“吃豆腐”
为什么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相传汉朝时,长安街上有个夫妻开的豆腐店,老板娘生得漂亮,风情万种,人称“豆腐西施”,为招徕顾客,难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老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调情,趁付铜板时摸摸老板娘的纤手等。后来,“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词。
“敲竹杠”
由来与走私竟有着密切联系。清代,朝廷严禁鸦片,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某水运客商在毛竹刚生长时就割开毛竹塞进烟土,躲避检查。一次,商船行至绍兴码头,该关卡一名师爷走上船,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掏出数两银子塞给师爷,请求不要再“敲竹杠”。从此,“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倒楣”
“倒楣”一词本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事不顺利或运气坏。此语产生的时间大约在明朝末年。那时“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限制了知识分子聪明才智的发挥,加之考场舞弊之风甚盛,所以一般的读书人要想中举是极不容易的。为了求个吉利,举子们在临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当地人称之为“楣”。考中了,旗杆照竖不误,考不中就把旗杆撤去,叫做“倒楣”。
但在运用这个词语时,人们常把这两个字写作“倒眉”或“倒霉”,这当然是由于不懂其来源的缘故。
“吹牛”
用“吹牛”形容说大话,大家都懂。那为什么不用“吹猪”“吹羊”来形容呢?但在古代,吹牛、吹猪、吹羊的都有。“吹牛”一词,大概源于屠夫。一般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以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用竹管使劲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都膨胀起来。这样用刀轻轻一剌,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吹羊”。“吹牛皮”这一俗语,来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以前,这些地方的人过河,靠的是皮筏子——用整只羊皮晒干漆上油漆,吹上气使它鼓起来,再把几只羊皮扎在一起。羊皮筏子较小,人们常用嘴就可把它吹鼓起来。有个人说他不仅会吹羊皮筏,而且还能吹起牛皮筏来,后来有人真的将牛皮拿给那人去吹,因牛皮太大,怎么吹也吹不起来。从那以后,人们就用“吹牛皮”来形容爱说大话的人。
“犬子”
本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小名,《史记》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司马相如长大后,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但后来由于司马相如名噪天下,其小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人们便争相效仿,谦称自家儿郎为“犬子”。
“跳槽”
“跳槽”原是青楼语,在明清代,含有狎邪之意。原指青楼女子发现了更有钱的主,于是丢弃旧爱,另就新欢,如同马从一个槽换到了另外一个槽吃草,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被形象地称为“跳槽”。如今“跳槽”被当成变换职场的代名词。
“装蒜”
“你不要装蒜”,是在找人算账而对方装糊涂时常用的词语,那么“装蒜”源自哪里呢?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长得绿油油,便称赞了一番。翌年冬天乾隆又去巡查,可惜这一季节青蒜尚未长出。原来为讨好皇帝,当地官吏差人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打这以后,人们就把弄虚作假或不懂装懂嘲讽为“装蒜”了。
“马虎”
宋代,京城一位画家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二儿子问他却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因为这个惨痛的故事,“马虎”一词就流传开了。
文:李永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