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势成“鸡肋”,特朗普进退维谷
9月,美国通用5万工人大罢工。这是12年来最大规模的汽车工人大罢工,导致美国9个州的33个制造厂以及22个零件配送仓库关闭。据统计,通用汽车可能将面临每天4亿美元的损失。媒体普遍认为,一场旷日持久的罢工将对密歇根州和中西部其他地区的汽车零售业产生毁灭性影响,进而威胁美国整体经济。
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还能撑多久?
这场罢工,只是特朗普对华贸易战进入第二个年头后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一。贸易战已进入第二个年头的尾声,还可能进入第三年,甚至可能变成一场相持战,诱发更多连锁事件。用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观点,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缺一不可。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全国人心动摇,毛泽东在这一背景下指出,要通过争取局部优势与局部主动,逐渐地造成战略优势和战略主动。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4周年。
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的节奏,与此相似。美国突然发动贸易战,进攻节奏最初令中国措手不及,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然而,经过一年多的应对磨合,中国似乎找到新的节奏,在华为事件中显示出较强韧性和局部主动,站稳脚跟,“乱云飞渡亦从容”,令世人开始意识到,贸易战下的中国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脆弱;而反观贸易战下的美国,却出现了经济增势下滑的情况,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强大。
据彼得森国际研究所统计,美对外关税达到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准;美对华平均征收21.5%关税,相较特朗普上任前对华关税3.1%的水准,提升了近7倍。一方面是美国对华贸易相关工农业的迅速萎缩及依靠补贴生存的情况,影响到部分州的民意民生,影响到特朗普及共和党的2020大选选情;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发现,在中国抗住了特朗普最初的科技封锁、撤回美企以及加增关税这三板斧之后,美国对华可用的战略压力牌似乎并没有太多。
很明显特朗普原先打的是速战速决的算盘,并未考虑持久战,拖到现在并非意料之中;或者也可以说,即使特朗普本人愿意强硬拖延,但他的团队,美国经济的整体数据以及美国大选的选情要求,都与之背道而驰,要求尽快结束贸易战的呼声在美抬头。而根据中国要求,原定于9月的第13轮贸易谈判推迟至10月,节奏的改变似在客观上营造出“你急我不急”的中方立场。9月17日,就在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率队赴美,开启第13轮中美贸易谈判序幕的前一天,特朗普放出话来,称将尽快与中国达成谈判结果,“或将很快达成协议,也许是大选前一天,也许是大选之后的一天”。这为谈判营造出尽快解决问题的单方气氛,这其实是不利于美方谈判,特朗普却似乎急于放出信息。传统基金会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沃特•洛曼是特朗普的智库,也于同一时间放出话来,称美政府可能会在圣诞节前后寻求和中国达成协议,力争在2020年前结束贸易战。据CNN报道,特朗普制订了一个名叫“全员出动”的计划。按该计划,特朗普和他的高级助手们,包括他的女婿库什纳,纷纷出动,分头亲自打电话给美国企业家,告知他们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以及其他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以便使他们对美国经济形势感到放心。而据彭博社报道,9月4日,特朗普在白宫声称,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战,美股要比当下高出10000点。这是贸易战以来,特朗普首次表现出隐隐的悔意。
为何当初急于发起贸易战的特朗普,在12轮谈判都趋于破裂的情况下,却急于放话快刀斩乱麻期盼结束呢?特朗普团队为何又急于卡在2019年底这个时间线?明知单方提出结束贸易战的意图并不利于谈判筹码,特朗普为什么仍然急于营造乐观表像?赶在谈判前说出的这些话,究竟说给谁听?
原因恰恰在于,特朗普团队首要和最大的目标,永远不是贸易战,而是用贸易战的果实,美化美国经济数据,并以其为最大筹码,为连选连任铺路架桥。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目标实现了吗?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三大目标,一是减少美国贸易逆差;二是逼迫中国购买更多农产品;三是禁止中国获得美国技术。从而实现美国经济数据的持续好转。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三大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一目标,贸易逆差是否减少?根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今年6月针对100家在华运营的美国企业进行的调查,81%的美国企业表示,在华业务受到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影响,占比较去年上升8%。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艾伦分析调查结果称,美国企业因贸易战而遭受切切实实的营收损失,就算关税一日取消,重新夺回市场份额也无法在一朝一夕之内达成。其他数据包括,17%的公司在过去一年停止或者减少对华业务的投入,为近五年来最高比例;约3%在华运营的美国企业计划回应特朗普“美国制造”的号召,将生产线搬回美国,10%计划迁往第三国。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令美国在华企业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时损失巨大,成本骤增;特朗普口口声声要求美国企业获得“公正的”待遇,但其混乱盲目的惩罚性关税行为,令中国政府和民间都更多掀起反感,美国在华企业不仅成本加剧,而且承担了不必要的负面情绪压力和负面竞争环境压力。特朗普最近还在“命令”所有美国企业撤出中国,马上寻找能替代中国的其他国家作为供应商,或将生产线搬回美国。而据美中关系委员会的调查表明,美国在华企业大多认为特朗普政策目标混乱,并没有发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87%的美在华企业不愿意回应“命令”迁出中国。
美国本土企业的境况在贸易战之后又有何种变化呢?据报道,华为遭美国断供后,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科沃(Qorvo)等在内的6家美国电子科技及通信企业,累计市值损失已高达近200亿美元。博通作为华为的供应商之一,已经下调了全年营收近20亿美元。美国的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有限公司(Micron),仅短短两个月之内,损失高达13亿美元。根据其2019年第三季财报,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去年大幅下降78%。
那么,贸易战打击下的中国企业呢?令市场惊叹的是,面对美国的遏制,华为仍旧屹然挺立,不仅没有倒在四面楚歌之中,反而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开始推出自主研发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并在5G技术和应用上开始超越。任正非大方表示 ,如果美国需要5G技术,可以向华为购买。特朗普的惩罚性措施,原以为是逼华就范的重磅杀手锏,没想到变相加速了中国企业独立自主的步伐。美国可以继续封锁、围堵和反复刺激中国,但是,中国借力发力,抓紧形成新的自主产业生态。这样下去,美国企业恐怕真正丧失争夺未来市场的机会,成为特朗普仓促贸易战政策下的“炮灰军团”。
那么,美方的第二目标实现得如何呢?我们看到,美国农产品实际上成为受损失最严重的重灾区。几个月前,特朗普在推文中写道:“我们伟大的爱国农民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的好日子快要来了。”然而,美国农民们迎来的是大豆滞销的困境。中国是美国出口大豆的最大买家,购买量达到美国大豆全年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贸易战以来,大豆收购价从每蒲式耳11美元,暴跌至8美元。一蒲式耳相当于36公升。农产品属于新鲜消耗品,难以长期库存。大量的自耕农,对价格变动十分敏感。自贸易战起,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下跌约70%。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农业津贴99.4%流向了白人农民,而白人在美国农民总数中约占95%。由于近年美国多州放宽大麻监管,据BBC报道,有黑人农民从原先种大豆,转而开始种植大麻。美国大豆协会会长大卫•斯蒂芬斯表示,天灾、害虫、野草和正常的市场波动带给农民的麻烦本已经够多了,“但卷入一场贸易战超过一整年,是全然不同的程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多个大豆主产州曾是总统特朗普的票仓与关键的选战摇摆州。美国农民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简单止血的创可贴式“补贴”,而更加需要长期的修正方案和普惠措施,否则,农民、尤其小型自耕农,将成为贸易战之下的牺牲品。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目标。据《日本经济新闻》2018年世界主要商品及服务全球份额的调查显示,25种高科技产品中,进入世界份额前5名的中国企业共有33家,美国则共计38家,中美合资企业1家。在中国进入前5名的产品领域中,智能手机、移动通信基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大型液晶面板以及小型液晶面板等9个领域,在全球所占份额扩大。而被美国政府施加制裁的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的全球份额竞争力并未下降。在移动通信基站领域,华为2018年的份额仍较2017年上升3个百分点,保持份额第一。另一家中国通信设备公司中兴也进入了前4名。 此外,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份额居第3位,逼近第2位的美国苹果公司。第4位及第5位分别是中国小米公司和OPPO公司,中国企业份额整体扩大。美国所占份额扩大的8种高科技产品包括:云服务、虚拟实境头戴装置(VR)、硬盘驱动器、动态随机存取内存(DRAM)等。中美两国在高科技领域呈现势均力敌的态势,受贸易战影响的程度并不大。
贸易战以来,中国确实降低了自己的姿态,“中国制造2025”从官方话语中逐渐消失,中国亦在2018年底释放善意,暂时停止加征关税,但这一切并不能使美国满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是严正表示,中国能改的,会去改;有些不能改的,则坚决不能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包义文认为,贸易战中的科技战,是美国技术民族主义的体现,即将技术安全纳入国家安全的高度,尽管与国防、军事并无任何联系,却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
但是,问题在于,特朗普及其政府对其技术民族主义却没有给出定义、范畴和边界,以至于外界无从知晓究竟哪些领域会纳入技术民族主义的范畴。从华为5G到清洁能源,从机械制造到航空航天,每一个领域都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使得特朗普的政策随意性很大。包义文认为,特朗普这种模糊而挑衅的态度,相当于在要求中国做“结构性经济调整,同时需要改变共产党的统治”,而这是“不可想象的” 。
回看三大目标,特朗普无一实现。反观美国经济数据,美国钢铁公司从7月开始减产15%,并将解雇密歇根州大批员工。而密歇根州则是特朗普上次从民主党手上拿下的重要摇摆州。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国对华第四轮加税后,美国的贸易逆差,较之贸易战爆发前的2018年初,出现进一步扩大。这与特朗普提出的减少逆差、恢复制造业完全背道而驰;8月29日,美国商务部修正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仅为2%,较第一季度大幅下降1.1%,不少机构认为,美国可能将迎来新一轮衰退;过去一年多来,每当中美之间达成暂时共识的消息传来,美国经济数据就相应走高,反之,贸易战升级,市场则发出负向期待,经济增速走低。高盛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认为,经济疲软局面在特朗普停止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之前是不可能改善的。彭博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尽管特朗普一再放话“中国遭到严重打击”“中国经历50年来最糟糕一年”,但是美国人认为他在说谎。62%的美国成年人认为,贸易战以来美国消费者蒙受的损失远超过中国生产商;对高关税损害美国经济表示担心的美国人比例也在62%左右。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8月环比下跌8.6%, 创下8年来最大单月跌幅。
当年特朗普当选,曾经承诺让美国“再次伟大”,而目前的美国经济状况,则是该诺言碎成谎言的力证。如果这一状况持续至2020年,特朗普难辞其咎,更不可能赢得大选。
狭路相逢勇者胜
特朗普的意图,无非是想重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辉煌”战绩。但是,中国与那时的日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日本完全依赖出口,一半汽车用于出口,机械工业出口比例占到70%以上,产业结构单一,而中国则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球130个国家的贸易伙伴,且与美国的产业链形成很大的互补性。
特朗普过于简单地看待问题及过于急迫地推出政策,政策过程摇摆,政策目的混乱,犹如曹操当年发出的“鸡肋”口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已经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方面,他有尽快结束贸易战的内在需求。贸易战对消费者、制造业和农业的伤害超出了他的预估。大选在即,由于前12轮谈判均未有实质性进展,双方越谈分歧越大,若想在未来两个月内戛然而止,美方惟做出较大让步。否则进入大选年,选民压力将使贸易战更加纠缠。另一方面,此刻结束贸易战,必会给民主党以口实,若做出较大让步,则会被批之为“软弱”;若两个月内解决,则会被批贸易战“虎头蛇尾”,效果不大。美民主党领袖、众议院议长南茜•佩洛西近日批评特朗普,“不应当在打击中国贸易行为的同时,戳开美国伤口”“万不该赋予对方伤害美国农民和消费者的能力”,认为其方法粗糙,反复无常。
特朗普匆忙发动贸易战,将其看作政治投机生意的短期工具,忽略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回旋余地,亦忽略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受高关税成本的抗压能力与市场反应。中方在经历了初期的慌乱后稳住阵脚,对待贸易战,不仅仅将其看作短期打压,更看作两国制度优势、政治决心与意志力量的长期较量,不再害怕美方祭出的其他短期工具。
第13轮谈判,好戏即将到来。也将为“特朗普还能撑多久”的问题,给出明确的历史答案。
子竹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