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出海亚洲新虎柬埔寨拓荒的背后

2024-06-07 12:39评论关闭Views: 29

谈起行走在历史和现代之间的柬埔寨,国人第一印象可能是壮观绝伦的吴哥窟,也或许是西哈努克港灯红酒绿的“中国城”和风光旖旎的湄公河平原。这个曾经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史诗的中南半岛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进入全球经济观察家的视野。

根据IMF的预测,2024年柬埔寨GDP增速将达到6.1%,作为东南亚表现最好的经济体,柬埔寨经济的巨大前景甚至一度被媒体冠以“亚洲新虎”之称。而在此之前,越南和菲律宾都曾位列东盟十国经济增速的优等生,但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人力成本上升,这些国家对外国公司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中企“走出去”也愈加普遍,在国际事务上与中国关系亲密的“柬钢”,自然而然成为了中企出海的第一站。

柬埔寨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节点,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柬埔寨已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首要东道国。柬埔寨发展理事会(类似于中国发改委)统计显示,去年前9个月,中国对柬埔寨的投资约为28.6亿美元,占同期柬埔寨总投资额76.24%。中企赴柬不仅带动了当地纺织、轻工家电、食品加工、五金机械、冶金建材发展,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对当地现代化工业体系成型功不可没。

大量事实证明,利用外资是落后经济体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重要推手。中企扎堆投资柬埔寨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立竿见影,以始建于2013年的齐鲁(柬埔寨)经济特区为例,截至2023年9月,该经济特区的工业产值对所在地区柴桢省柴桢市的经济贡献率已超过80%。至于中柬合作样本工程西港特区对当地的贡献则更不在话下,2019年4月,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亲王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曾对此高度评价:“西港特区是柬中两国‘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典范。”

柬埔寨新一届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很大,对我国投资持欢迎立场的态度没有变化。2023年2月,时任柬埔寨王国首相洪森在我国访问期间,中柬双方在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提出,要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和人文六大领域入手,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同年9月,柬埔寨新任首相洪玛奈访问我国,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公报》,同意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柬埔寨“五角战略”对接。目前中柬双方围绕柬埔寨“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正在全面走向深入,中企赴柬投资或将再次迎来一波新高潮。

 

重要的是经济

 

“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就像是我们国内的90年代。”这是行走在柬埔寨国土上最为直观的体现。

柬埔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没有钢铁、水泥等成熟的产业配套体系和市场,营商环境或许也并不尽如人意。但笔者的调研发现,建筑业、制造业、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等众多行业的中资企业,普遍看好柬埔寨市场。除了两国关系稳定、柬埔寨对华友好之外,纯经济方面的考虑恐怕仍然是主要原因。

作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柬埔寨的土地要素非常便宜,并且人口红利巨大,目前柬埔寨人口的平均年龄是27岁,其中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3%,人口增长速度为1.35%,劳动力供给充足,月均工资较低,目前柬埔寨月人均工资是194美金(每周六天工作日)。当地人大多信仰小乘佛教,性格敦厚温良,愿意向中国学习,认可中国企业的管理文化,服从性和上进心非常强,这对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毫无疑问有很大吸引力。

规避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柬埔寨与欧美贸易关系融洽,出口优势明显,目前尚未遭遇发达国家“双反”等贸易壁垒。美国、欧盟和日本等27个国家和地区给予柬埔寨普惠制待遇和享受额外的关税优惠。以国内的光伏和太阳能企业为例,在柬生产后再出口,税率只有4%,若同类企业在国内生产出口税率则是130%。柬埔寨2004年加入WTO,作为东盟及世贸组织成员,在美国和欧盟享有最惠国、普及特惠税制度的关税待遇,在柬生产后出口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关税成本。柬埔寨政府对我国改革开放早期的“三来一补”贸易模式非常感兴趣,目前对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项目,进口的生产设备、建筑材料、零配件和原材料都免征进口关税,这大大促进了当地加工贸易的发展。

实际上,柬埔寨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对中资企业吸引力确实很大。目前柬埔寨所有的领域都对外商开放,并且允许外商持有100%股权,对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项目,还可享有6-9年“免税假期”。柬埔寨的土地分为“硬卡”和“软卡”,外国投资者不仅可以通过购买持有排屋(当地的一种建筑型制,类似于国内联排别墅)2楼以上的产权(不包括土地),还可通过长期租赁方式使用土地,最长租期为99年,租满可申请续租。

外汇可以自由流动也为到柬投资添加了极大便利。柬埔寨是一个高度美元化的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金融政策,在柬埔寨国内不仅没有外汇管制,而且还并行着美元和瑞尔两套货币体系。外资在柬埔寨的投资盈利汇出国外不受任何限制,外国投资者可以自由从银行系统购买外汇并转往国外,这大大规避了企业海外投资所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

 

拓荒者们的挑战

 

“我们打开宿舍,房间里盘踞了8条眼镜蛇”,柬埔寨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还接近原生态。中企进入柬埔寨第一步,首先就得适应当地仍然落后的公共基础是设施,在一些地方,即使是国内唾手而得的水电都是奢望。柬埔寨的水电供应尚不能满足中资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需要。中资企业需要自行解决用水问题。柬埔寨一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在旱季用水主要靠雨季的水库蓄水。除首都金边、马德望和西哈努克省的首府有较为完善的自来水供应管廊外,当地没有成熟的供水体系,中资企业在当地的生产生活用水只能靠通过爆破修建水库来解决,这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中企的前期投入。就交通基础设施而言,柬埔寨全国目前只有一条大致东西走向的金港高速公路(首都金边-西哈努克港),南北走向公路甚至不如国内省道的通行条件,一旦到了柬埔寨雨季,常常因为积水无法通行或被暂时关闭。由于柬埔寨土地的私有化问题,在柬埔寨修建公路速度较慢,这导致中资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较高。柬埔寨的电力设施建设落后,雨季经常跳电,中资企业的电力供应不足并且不稳定,工业园区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以山东省桔井经济特区为例,该特区自2023年1月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遇到过50多次跳电,每次的损失大约在50万元人民币。由于园区一天的电力需求几乎可以掏空当地桔井省全省的供电量,所以经常面临拉闸限电的制约,考虑到设备停机给生产线造成的危害,当地园区内的食品加工、轮胎、纺织和光伏企业经常由于限电造成了大量不必要损失。此外,环保投入也是中企需要应对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柬埔寨政府提高了环保标准,中企还需要自建污水处理厂,这使得中资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前期投入。

营商环境尚未与国际接轨给在柬中企带来了不少困扰。柬埔寨的《税法》体系尚未健全,笔者在对当地中资企业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中资企业反映最多的是柬埔寨税务部门乱罚款问题,疫情结束后柬埔寨税务部门加大了对中资企业的税务稽查,但这种稽查没有标准、没有规则、随意性很大,基层税务部门收小费现象普遍。有些企业反映,由于电力供应短缺,同一个企业从A地拉到B地加工的货物被当地税务部门视为销售,需要收税。柬埔寨当地政府部门办公效率与国内相比也较为低下,上报审批事项没有一个明确的办理截至日期,经常需要企业公关。此外,柬埔寨的企业注册费用较高,中资企业在当地注册企业大约需要2.8万美元的费用,但只能开出0.4万美元的发票,2.4万元不提供任何收据。

“存钱存成了股东”,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风险敞口普遍只能由企业自行承担。国家层面在支持企业出海的配套政策与企业实际感知尚有差距。在柬埔寨的中资企业普遍反映到柬投资主要用的是自有资金,很难得到国内商业银行授信支持,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只有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在柬埔寨设有分行,虽然为服务中资企业做了大量工作,但受制于“走出去”的时间较短,无论是资产负债规模还是在获客端资源,都与当地同行存在竞争力上的差距。在满足中资企业授信和服务需求上的响应速度与企业体感尚有温差。有一些中资建筑企业反映,投标保函普遍具有很强时效性,但他们在当地招投标时,银行服务效率常常无法满足企业对时效的需求。在风险防控方面,中信保产品和服务目前也较为单一,调研企业大多反映目前无法满足中信保准入条件,风险敞口只能由企业承担。而柬埔寨尚未建立现代化金融体系,国内有众多小微商业银行,但这些银行缺乏现代商业银行的风控体系和管理架构,有中资企业在于用款时发现银行已无法兑付,妥协之下只好将之前存款转为股份。

 

 

何解企业彷徨?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走出去”拓展市场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道必答题,但和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成熟的海外投资服务与保障体系相比,我国在服务企业出海方面经验还相对有限。这需要我们尽快构建一套涵盖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商会协会和企业本身的组织保障与服务响应体系,切实为中企出海创造便利。

首先,进一步优化两国政府智能部门的对接协调机制。一方面,在督促中资企业守法经营基础上,重点围绕近期企业反馈较为集中的税务罚款问题,在政府层面加强和柬埔寨外交部和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督促柬埔寨税务部门规范执法,切实保障中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商务部门也要加强对赴柬投资企业引导,不断丰富尚无部门“走出去”服务平台的功能,在税务咨询、厂址选择和投资政策等问题上为中企赴柬投资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

其次,提升我国在柬各级商会服务中资企业的能力。充分发挥好各级商会在连接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中介角色,及时收集反馈企业经营动态和诉求,由商会出面引进一批税收、法律、品牌管理和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为当地中资企业提供经营所需的商务服务。创新商会管理模式,不断增加商会下属专业性分会的行业门类,力争将所有在柬中资企业纳入商会服务和管理范围。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在柬商会的管理,避免内卷和竞争,由大使馆经商处牵头,加强对在柬商会的归口管理和治理能力,推动在柬商会之间的良性竞争。

最后,是要健全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矩阵。引导国内商业险保险企业和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矩阵,结合在柬中资企业海外经营模式和业务特点,积极推动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尽快解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现有产品和服务矩阵覆盖面较窄以及海外投标金融服务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在柬中企实际需求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尝试通过加强与我使馆经商处工作对接,建立一个涵盖桔井、齐鲁、浙江和西哈努克等园区真正入驻、有真实投资并且具有市场前景的中资企业“服务白名单”,引导中信保、国内的商业银行以及外汇管理部门,为名单企业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保险与融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商业险保险和大型股份制银行积极参与中企出海进程,到柬埔寨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官方加民间的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海外金融服务体系。

 

 

作者:肖宇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