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英会”后,蔡英文保守响应,为执政后添变数
马英九与蔡英文3月30日举行众所瞩目的“双英会”。马英九主动就南海主权维护问题与蔡交换意见;但据会后转述,蔡只强调“民进党在南海议题上的立场、主权主张没有改变”、“外界不要误判”和“希望尽快了解相关史料”,并未做出具体的说明与响应。蔡英文的保守响应,虽不免让人有些失望;但也可反映出其执政后,在南海上所面临课题的复杂性。
平心而论,马英九执政八年内,对台湾在南海主权维护着墨甚多,只是因为过于顾忌美国的反应,多数情况下宁可隐而不宣。例如台湾经济部在2011年4月,就已同意台湾中油公司在太平岛及其周围100浬海域设定石油与天然气探矿权,总面积达13万7381平方公里;在2015年4月期限届满前,又延长至2017年4月。
台湾中油公司也在2012年10月派出测勘团队,由海军军舰的护航前往太平岛进行勘查;随后又在2014年与2015年,在经济部指导下,各至少进行一次“南海海域非生物资源调查”与“海域水文调查和探勘可行性评估”。“核定探矿权”和“资源探勘行动”具有高度的宣示性,因此民进党政府上任后,对将于明年(2017年)4月届满的“探矿权”该如处理?让属国营事业的台湾中油公司能继续向经济部申请展延?又核准范围是否缩小?相关资源探勘作业是否持续?就成为观察蔡英文政府对南海主权态度的指标。
在防卫力量与海域执法能量方面,马英九任内也有显著提升。蔡英文执政后这些措施是否延续,也值得观察。
除了兴建可供大型海巡舰驻守的码头、以“重装运补”的名义派军舰定期巡防南沙海域、将重型迫炮与防空炮搬上东沙岛与太平岛外,更在2014年4月派出由6艘海军军舰所组成的特遣舰队,载运陆战队重返太平岛,举行大规模的“卫疆作战”实兵演练。消息指出,虽然短期内太平岛不会再有类似操演,但海军已根据实兵演练所搜集的地形与战术资料,于台湾本岛设置模拟演习区,使后续相关演练可在本岛进行。海军大气海洋局也在2013年,费时45天完成南沙太平岛与中洲礁的海道测量作业,并在同年于太平岛附近海域放置观测浮标。蔡英文执政后这些措施是否延续,也值得观察。
蔡英文政府另一问题,就是对南海的主权论述是否调整。
尤其是国际仲裁法庭可能会在4月下旬到5月中,就菲律宾所提仲裁案作出决定。届时不管结果为何,蔡英文政府势将面对来自相关各方的关切、甚至是压力。尽管有若干民进党立委对太平岛主权维护有意见,但蔡英文和其国安团队不可能放弃太平岛和东沙岛。毕竟,太平岛的飞机跑道还是在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时辟建的;而民进党在2014年12月4日于美国华府所发布的蓝皮书中,也明白表示:“如果执政,将把南海太平岛建设成为人道救助与灾害防救的前置基地”。
更重要的是东海、南海地下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对于积弱不振的台湾经济而言是后代子孙长治偏安的救命丹,民进党政府就算要讨好美日也不敢片面放弃。但是日本在钓鱼岛的主权也不会退让,民进党要延续马英九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会得罪日本,若是放弃东海就会被岛内人民所唾弃的两难僵局。在南海争端中,美国迫使台方对外表态之意溢于言表。近期马英九视察太平岛及国内外媒体登岛报道后,国际舆论支持台方论据的立场至为明显,此有利于“南海仲裁案”,太平岛的岛屿地位应可确保。再者,太平岛具重要战略价值,美中在因应南海可能的紧急事态时,将其纳入思考不足为奇。
在大陆对南海的控制日益强化之际,美国除呼吁各方支持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作为规范南海秩序之准据,更要求两岸解释南海“U型线”。
其实“U型线”的根据为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所测绘的“十一段线”,至今两岸政府均未对“U型线”的法律意义提出明确说明。为施压北京就“U型线”法律性质表态,甚至迫使其放弃“U型线”(九段线)主张,美国的釜底抽薪之道即为要求台湾公布“十一段线”历史资料及史实证据,事实上美国日本都已取得台湾史料。
然而,美国此举不仅有国际法上力有未逮之处,更将为“520”后的两岸关系凭添变量,不利于美国在亚太的安全利益。
首先,美国试图以1982年公布,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否定或限制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公布之“十一段线”,恐有法理上之疑虑。其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美国也只是对外签署,国会没批准,执行未生效,恐难使大陆服气。
文:谭世坪
注:本刊独家稿件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本刊专有,如需转载,请载明出处。
深度财经报道,精准预测,独家解析,尽在《东方财经》,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