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8年,马英九到底做了什么,令他从巅峰跌入谷底?

2016-05-08 14:30评论关闭Views: 1010

就在5.20马英九交出“总统”的令牌前夕,台湾“监察院”发布最新廉政专刊,马英九“总统”任内8年,除持有名下原来位于文山区的旧建筑物与附属土地外,没有任何买卖土地与房屋纪录,名下也没有任何汽车或珠宝。夫妇共有8笔保险,其中马英九2笔;持有的有价证券,仅周美青名下一笔15万台币的基金投资。马英九夫妇的积蓄,集中在现金存款,总额为台币7553万3145元。8年来,马英九清廉是清廉了,可任内作为却令人感慨万千。

8年前,马英九以清新廉洁超人气的形象,意气风发地带领国民党从贪污腐败的陈水扁民进党手上,夺得“总统”宝座和“立法院”的绝对控制权。8年后,马英九却以无能无奈甚惨淡的姿态,身心疲惫地将“总统”权柄和“立法院”的绝对控制权,交到蔡英文民进党手里。

8年里,马英九到底做了什么,令他从巅峰跌入谷底?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九龙广华医院,是家中五个孩子里唯一的儿子。1952年随双亲移居台湾,197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台大期间加入国民党,1974年赴美国留学,1976年获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1年获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从小到大,可谓都是好学生。

1981年马英九回台湾担任蒋经国“总统”的英文口译员,1982年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1984年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第三副秘书长,1988年出任“行政院研考会主委”兼大陆工作会报执行秘书, 1990年任“国家统一委员会”研究员,1991年升任陆委会副主委兼发言人,并当选国民党不分区“国大代表”。走出校门,可谓仕途一路顺风。

1993年马英九出任法务部长,1996年誓言大力查贿,半年内全台883位县市议员中被起诉了341位,有国民党议员告状马英九“动摇党本”。在党内压力下,同年6月被调任为政务委员。时任“总统”李登辉私下斥他用批评党来建立个人声望,“国民党差点被他搞垮”。马英九仕途首次出现了挫折。1997年5月马英九发出“辞官退隐”声明,辞去政务委员,表态不参选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同年8月,他担任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

马英九辞官后,在支持者和父亲的鼓动、联署下改变初衷,复出参选台北市长,1998年12月25日以51.13%的得票率击败陈水扁,当选台北市市长。参选时,他表示:“选他当市长,台北市绝对不再淹水”。2000年10月象神台风,南港内湖等地抽水站停摆,导致汐止内湖大淹水。他又表示“未来不保证不再淹水”,2001年9月纳莉台风来袭前,他特别宣称“台北市已做好万全防台准备”,结果玉成抽水站的冷却系统被水淹没而停机,造成台北市史无前例的大淹水,夺走三十多条人命。马英九认为,这是天灾,“雨量太大没有办法”。即使有此瑕疵,可官场好运十足。2002年,他以64.11%得票率连任,是迄今得票率最高的台北市长。

2005年马英九参选国民党党主席,以72.36%得票率击败王金平。2007年2月因特别费案遭起诉辞去党主席职务。2008年就任“总统”后,翌年当选为第6任党主席。2013年连任党主席。2014年12月,因国民党在九合一地方选举中惨败,辞去党主席。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台风袭击台湾,南部灾情惨重,小林村惨遭毁灭,死亡及失踪近700人,损失近2000亿台币,这是台湾自“921”大地震以来伤亡最严重的灾情。政府防灾救援不力,引发广泛民怨,马英九施政满意度严重下挫。不过,2012年1月“总统”换届选举,他仍以51.60%的得票率成功连任,民进党蔡英文得票率45.63%,亲民党宋楚瑜得票率2.77%。

此后,好运似乎与马英九远离了。2013年9月,检察总长黄世铭两度向马英九报告王金平关说案,指王金平帮柯建铭的全民电通背信案关说法务部长曾勇夫。马英九即于王金平离台时举行记者会,公开谴责王金平;并强势主导国民党考纪会开除王金平党籍。事后,王金平关说案经由台北地检署调查,结案查无事证。反而黄世铭因向马英九报告关说案及监听内容,被台北地院一审判决徒刑1年2个月。马英九也面临司法问题。而王金平党籍诉讼案,高等法院二审宣判王金平胜诉。

2012年11月,英国《经济学人》以“笨蛋马英九”为标题,撰文指出:马英九5年下来,经过了10个月前的成功连任,满意度暴跌,来到历史新低的13%。台湾似乎已经出现了共识—-马英九是个“无能的笨蛋”。2013年9月,《美联社》报道 :由于马政府的行政笨拙及马英九与人民脱节背离,导致他的支持率仅剩15%,创上任五年多以来的新低。

“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大败后,2014年 11月英国《BBC》报道分析,国民党的惨败反映出选民对政府食安问题的处理、低薪资和贫富差距的不满,质疑其对洪仲丘案、太阳花学运、高雄气爆事件等的危机处理能力,也反映了对国民党“亲中”政策的忧虑。两岸贸易协议虽然对台湾有好处,却普遍被认为,那些协议只图利企业而非一般百姓。马英九执政后,人民生活没有变好,民众担心大陆把台湾经济搞得更加依赖大陆。

马英九之过何在?

2008年大选,有766万票投给马英九,到了2016年,只有381万票投给朱立伦。曾投给马英九的选民,至少有一半今年不投或转投对手。绿营基盘并未有戏剧性成长,蓝营却流失了一半支持者。一个百年政党何以至此?这一连串的败绩谁该负责?

曾在马英九台北市长任内当民政局长的时事评论员林正修的看法,是相当一部分台湾人的看法。他认为,没有人会否认,马英九8年执政效能低下,是国民党大溃败的主因。而马之过何在?这些过错“孰令致之”?

当今台湾不存在外来政权的问题,可马英九心中最在意的仍是省籍,所以他勤练闽南语及客家话,每年“2.28”都亲自致意、道歉,但本土的选民未必领情,问题在于更深的文化心理结构。马之过在于,把本土化当成人事安排与口语表达层次的技术问题,避开了价值与感情的交流。明眼人都看出,他总是让平庸的省籍人士出任高位,而其核心密友无一不是外省子弟。

太阳花运动是马式连结本土的最大反讽。这些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以国语而非台语作为日常语言,甚至国民党长期的反共教育也帮忙铺垫了反中的心理要素。马最让年轻人反感的,是他的保守与无感,他却错认自己有理难言,是因为口音与省籍。

马的律己与苦行,让他隔绝了纷争与丑闻,但若一个本应致力战略运筹的政治工作者,令自己的时间精力全数被例行公事所充塞,就很难期待他对大事深谋远虑。马之过,在于貌似勤奋耐烦其实疏懒于思考。马绝非独裁者,却常让不同的意见止步。马之过,在于对自己的举子性格不察,又无法广纳兼听,让他个人有限的才智成为治国的天花板。

2013年的马王政争,如果马英九能够在开放媒体与党员的场合与王金平公开对质,以王的底气之虚,极可能未战即溃。一个从政多年的老手,要在政治上置对手于死地,却没有直视对方的勇气与必要的手段,只会让对手全力反扑。马最后选择用党纪的手段对付王,于是一场糜烂三年的政争,拖垮了国民党最后的元气。从与连宋相埒到马王政争,马英九都缺乏大开大阖的对决意志。

林正修指出,马英九与国民党的败选不是因其中国特质,根本原因在于马英九无能向台湾社会说明中国崛起所代表的机遇,并做好风险管控。

《天下》周刊研究员节大磊代表另一部分人的看法。他认为,马英九的表现可用A、B、C顺次打分:两岸关系最优,岛内政策次之,党内政治最差。其主要原因在于,两岸关系需要的是战略,岛内政策需要的是执行,党内政治需要的是权术,而马英九所具备的以上素质依次递减。

马英九执政8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目共睹。两会恢复了机制化会晤,签署了二十多项协议,尤其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和“大三通”的实现意义重大。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不仅大大降低了台海的冲突和战争风险,也给两岸之间在经商、求学、观光等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两岸之间的直接沟通和接触层级也有质的突破:不仅两岸事务首长在2014年实现了直接会面,去年11月的习马会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和发展,台湾与其邦交国的关系、与非邦交国的实质关系及其在国际组织中的参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固和拓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马英九任内所提出的“九二共识”、“先经后政、先易后难”、“外交休兵”等战略性主张。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其实也或多或少影响了民进党和蔡英文。在马英九执政的8年中,民进党也一直在反思调整其大陆政策。

在岛内政策方面,马英九的成绩大打折扣,这要归结于其决断力和执行力。在当今台湾政治环境下,几乎没有任何政策或议题不存在争议,而马英九面对争议时往往瞻前顾后、首鼠两端,常常稍做坚持又在反对声浪中退却,最终支持者失望,反对者获得更多动能。

以第四核电厂为例,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兴建,几经存废,在接近商转时,由于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再陷争议。“拥核”及“反核”团体各有说辞,但最终对核四作“封存,停工”决定的导火索,却是林义雄绝食带来的社会压力,令人感叹个人之力可以如此绑架马政府的公共政策。

在党内政治方面,长期担任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更加乏善可陈。马英九始终无法在国民党占据多数的“立法院”顺利进行政策推动,不能不说是其党内沟通协调能力的问题。2013年与王金平的九月政争,马英九几乎一败涂地,既输了舆论,又输了案子。

马英九上任推行的改革,诸如党内决策体制、与地方派系及党内大佬的关系以及处理党产等问题上,都显得理念有余而技巧不足。对后备力量的培养严重不足,而自2008年后的历次选举,国民党的选情整体下滑,马英九没能及早止住颓势,眼睁睁看着此次大溃败的到来而无能为力。

马英九即将下野了,对他的历史评价,正如两岸许多学者所指出的,还需时间的沉淀。相信经过一段冷河期,人们的看法会更加客观公正。无论如何,马英九提出并坚持“九二共识”,在拓展两岸关系方面是有功于国家民族的;而他与习近平主席的习马会,无疑也将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文:方文

注:本刊独家稿件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本刊专有,如需转载,请载明出处。

 

深度财经报道,精准预测,独家解析,尽在《东方财经》,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Tags:

评论已关闭